•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
  • 010-82872688
  • cfrd@cfrd.org.cn

机构资讯

首页 / 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有合作,就还有希望

有合作,就还有希望

发布时间:2016-01-07

人物志

公益同行·野草

61岁,乡村留守老人,坐骨神经长期压迫导致下肢瘫痪,邛崃市天台山镇纪红村合作社成员

潘正华:有合作,就还有希望

潘正华老人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人,唯一的女儿已经出嫁到离家比较远的雅安名山县,老人于今年初下肢瘫痪。家里七亩多地就他老伴一个劳动力根本没有能力继续种下去,怎么办?两位老人万分焦急,女儿说不行就到名山跟他们住,或者就近找个养老院住下来,这两种办法都只有离开自己耕种了大半辈子的土地,潘正华不愿意走,他说:要我离开土地,除非死去。老人家坚持着,可是他也清楚,他的坚持在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脆弱。


                              潘大爷接受采访

这件事情,在合作社负责人宋涛心里也是沉甸甸的,潘正华在他开始说自然农耕这件事就是铁杆支持者,也是实践最彻底的成员之一,他把所有的土地都拿出来不用农药化肥种植,也是团队中最活跃的一个。年轻的心里有挫败感、失望但更多的是乡里乡亲那份厚厚的情谊和合作社当初走到一起说要相互取暖的铮铮誓言。于是宋涛鼓起勇气,把其他的成员都叫来就潘正华家遇到的困难该怎样应对,合作社需不需要给他们帮助展开讨论。                              


                               大爷家的黑鸭子

在组织讨论前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过后说:毕竟合作社没有行政权力,不可能安排大家要怎么去帮助潘正华,加上自己年轻,让长者们听他的安排有些顾虑没想到的是他刚一开口大家都说:就这事,你就不需要专门开会了,我们都在想着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家,乡里乡亲这么多年,难道眼看着他们老两口受苦,我们袖手旁观,怎么可能。于是大家商量好在潘正华家翻地、插秧、打谷子等的大活路上由合作社安排,大家帮忙。在大家的帮助下今年潘正华的七亩地依然用自然农法耕种,且没有减产。                         

                               比较成功的大米种子

在近期探访潘正华时,虽然疾病依旧没有缓解,但是潘正华的精神面貌比刚开始好了很多。他说:我虽然倒下了,但合作社互助的精神没有倒下,乡亲们的关爱丝毫没有减少。看着地里绿油油的,我得心情都好很多,觉得我们合作社是有希望的。                                 


                                 合作秋收

项目人员感受:在乡村合作组织里原有的乡邻感情和传统习俗是维系相互间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真正在社区遇到内部或者外部的问题,挑战是,在外部力量没有完全内化的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这些不一定说的清楚的在地力量发挥作用。同时内部出现一些困难或问题时社区原有的机制激活或者再次强化,就如地震给我们一次打击,但同时也给我们一次发掘人性根源上本有的善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力量不要急着以外部支持的方式介入,而是尽管其变给社区和社区里的人一次机会,你能做的是观察,几乎让他们觉察不到的提醒和链接。毕竟,你不是打火队的,你努力的结果也是希望社区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